党史学习教育之党史学习教育之经典6问
政治局课程“上新”,百年中共为什么始终爱学习?
5月的最后一天,“中南海课堂”再次开课——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30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时隔1个月的又一次集体学习。
对于中共“决策中枢”的“定期上课”,人们并不陌生。近年来,大约每隔1个半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都会就某一主题进行一次集体学习。按惯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学习,同时邀请专家进行讲解。
事实上,2002年十六大后,中共就确立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自上而下,“把学习作为全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十六届、十七届政治局集体学习的次数均不下30次。
十八大以来,这一制度被延续,学习形式更不断创新——既“请进来”,邀请名家学者来中南海开课;也“走出去”,到中关村、人民日报等实地“学习+调研”。
而集体学习的“课程设置”,也展现出中共立足当下,谋划长远的特点。防范金融风险,着眼乡村振兴,现实关切在学习中被突出;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战略,补短板、强弱项的“问题意识”鲜明;超前关注区块链、量子科技,谋划未来提前布局的信号蕴含其中……以至于外界已将此视为了解当下中国国情、洞察中国未来发展的“窗口”。
习近平曾指出,“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
政治局“定期上课”,可以说是百年中共爱学习的一个集中体现。百年里,中共始终重视学习,强调善于学习,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从领导干部到每一个党员,“学习”的要求一以贯之。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