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双减”工作教师推进会上的讲话(学校)
2022-04-14 00:09:53 116

校长在“双减”工作教师推进会上的讲话(学校)

 

“双减”实施一百天,中国教育经历了迷茫、焦虑、压力、回归的几个阶段,无论是回顾历史,聚焦现在,还是期盼未来,这都将是中国教育改革非常英明与理智的决策。一百天说明不了什么,也证明不了什么,但中央非常坚定地解读了三个无可争议的教育信号:第一是以“人”为本,培育学生;第二是让教育真正回归学校主阵地;第三是实现教和育的统一,推进教向育转型。

现在我根据这三个教育观点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谈谈我对“双减”的理解。首先我们是一所学校,必须坚决执行中央的决定,响应教育改革的号召;其次我们是一所民办学校,必须在反应上快,执行上严,要求上高;第三我们还是一所全寄宿制的学校,必须跳出非寄宿学校的管理与办学思维,走一条跟其他学校方向相同但路径不同的“双减”特色之路。

一、教育回归学校,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

依赖家长、依赖培训机构抓成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全体老师要有清醒的认识,“双减”下教学回归课堂是政治赋责,教育回归学校是政治赋能。因为搞教育学校是专业的,搞教学老师是专业的,所以学校必须肩负起孩子成长过程中教育教学的责任。主阵地一定在学校,但孩子的成长不可能没有社会教育,更离不开家庭教育,如何三教统一、主次分明,这是作为主阵地的学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学校要发挥好主导功能,利用好社会教育,合作好家庭教育。从这个层面而言,教育回归学校,体现学校教育主阵地不是关起门来搞教学,而是更加开放地搞教育,加大家校沟通的力度,加强家校融合的深度,维护家长对孩子成长的知情权,专业培训家长,职业培养学生,让教育专业化,这才是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真正社会担当。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795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