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日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Y)
2022-10-16 18:26:04 331

主题党日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Y)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发表讲话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见,中华民族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语。如何理解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我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展开讲解,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二是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指出“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的组织形态将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建立“自由人联合体”这个“真正的共同体”,实现全人类的最终解放和使每个人都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我们对“共同体”并不陌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很多共同体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其中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自秦汉时期起经过两千多年绵延至今,尽管中间经历过波折,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格局一直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梁启超在1902年发表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提出“中华民族”一词,他在另一篇文章《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里提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作为客观实在,是在数千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经过自在发展、由多民族汇聚而成。经过数千年历史的洗礼,中华民族已发展成为共休戚、共荣辱、共命运、共存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

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拥有着几千年延续不断文明的历史共同体,是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787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