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德行主题类古语材料集锦(15条)
1.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出处:战国·荀子《荀子·非十二子》。原文:“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知,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释义:不知道的就要问,不会做的就要学,即使能做也要谦让,这样才能成为有德行的人。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成为有德之人。
用法提示:荀子以极为质朴的语言阐述了治学之德,通俗易懂,十分上口。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美德。在公文写作中,这种近于口语、说理明白的文言语句,特别容易让人接受,也不用做过多解释。“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一句,一般用作对德的认识和考评。比如,“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对官德表现进行量化考评,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的有益尝试,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和积极意义。
2.德不孤,必有邻。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里仁》。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释义: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强调,道德的魅力与意义。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