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主题教育党课讲稿:牢牢把握党内主题教育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表述和判断,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都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丰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报告中关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是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宝贵经验。
在新征程上,我们继续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充分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对党的理论创新实践的规律性总结,是继续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认真贯彻。
二、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
(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要深刻领悟、准确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一重要立场观点方法,将其转化为自身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