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主题党课讲稿:网络舆情“四要素”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2023-07-11 23:42:19 427

意识形态主题党课讲稿:网络舆情“四要素”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20xx年x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民族领域的集中体现,具有深刻的思想引领作用。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在促进信息交换、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涉民族问题的意识形态风险隐患。研究互联网舆情信息的传播机理,对于在互联网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舆情信息与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探讨

自20xx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0xx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提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维护网络安全以来,国内学者关于网络舆情信息传播与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不断深入细化,为研究在互联网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学术借鉴和学理支撑,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理论研究

“意识形态”的概念自被提出以来,学界对它的讨论大多没有超出“观念”本体的论域。我国学者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意识形态概念做了界定。广义上的意识形态是指特定的社会集团对自身社会地位和利益要求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表达;狭义上的意识形态是指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利益集团的思想体系,即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本文对“意识形态安全”中“意识形态”的界定,侧重从其狭义角度出发,更加关注意识形态中所反映出来的价值取向、利益取向。

在有关互联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上,学者田海舰总结了三种观点,其中笔者认同的观点是:互联网不是一种意识形态,但是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互联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呈现出网络的意识形态化和意识形态的网络化相互交织的特点,体现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包含着价值判断。

(呈现有限,下载不限。更多素材内容请直接下载文档查阅。)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799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