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困境
2024-10-08 17:50:59 10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困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26.7个小时[1]。《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加强网络育人。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粘合度……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

[2]现实环境和国家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在数字化生存时代,高校须适应时代要求,以新媒体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形成网络育人的新机制。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再是单向传授和灌输,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性。高校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信息共享、互动和交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一)平台层面:新媒体育人的多元性

新媒体平台具有多样性、多元性、开放性、丰富性、即时性等特点,其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新载体,扩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但是,面对花样繁多的新媒体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经常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他们往往不能及时掌握平台的属性而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努力在网络载体上有所为,却又不知如何为;刚熟悉一个平台的属性,才开始运营一个账号,新的平台又快速出现。“喜新且厌旧,多平台推送,多账号发布”[4]是新媒体时代各类平台的典型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难快速转变思维模式,跟上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其过于重视信息发布环节,忽视长期运营管理。是否了解网络平台的属性?是否明确运营的规则?是否掌握网络的话语体系?是否可以自我运营且实现作品内容变现?是否可以根据平台属性进行创作和分发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难有足够时间思考这些问题。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新媒体平台属性不符,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目标受众不准确,无法触达目标人群,育人效果呈现分散性特点。

(二)内容层面:新媒体育人的多面性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784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