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主题材料
2025-03-04 21:53:42 36

党史主题材料


同志们: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时刻,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回溯党的光辉历程,这对厚植信仰根基、推动2025年工作迈向新高度,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党的历史,是一部气势恢宏、荡气回肠的奋斗史诗,其间蕴藏的宝贵经验与深刻启示,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我们要以党史为镜鉴,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强化党性修养,以最饱满的热忱、最昂扬的斗志,投身到新一年的工作实践中。

一、追溯党史脉络,领悟信仰之源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信仰在黑暗中萌芽。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满是艰难困苦与流血牺牲。近代中国,国家蒙羞、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共产党在这至暗时刻应运而生,勇挑救亡图存的历史重担。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展开血腥屠杀,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华夏大地。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惨遭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多达31万余人,其中共产党员就有2.6万多人。但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残酷镇压吓倒、被血腥屠杀征服。他们拭去身上的血迹,掩埋好战友的遗体,毅然决然地继续战斗。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相继爆发,为创建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筑牢根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更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端。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无数革命先烈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前赴后继、英勇无畏。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字里行间满是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正是这份坚如磐石的信仰,支撑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黑暗中摸索、在困境中前行,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信仰在探索中成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并成功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启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征程。这一时期,尽管面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军事威胁,以及国内建设经验匮乏等诸多难题,但中国共产党人凭借坚定信仰和顽强意志,创造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156项重点工程的建设,为我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幅跃升,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在艰苦条件下,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铁人”王进喜带领工人在大庆油田展开石油大会战,面对井喷的危急时刻,他不顾个人安危,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血肉之躯搅拌泥浆,最终成功制服井喷。他那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激励着无数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拼搏奉献。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虽历经波折,但始终坚守信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与坚实的理论基础。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45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