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2025-03-23 16:40:02 35

学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习近平总书记20xx年x月x日的讲话,收录在《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这篇重要文献意蕴深邃、立意高远、古今贯通、气象宏阔,着眼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深入系统阐述,是党的文化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宏远规划,也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根本遵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特质、形态与创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念兹在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五大突出特性的提炼,彰显百年大党高度的文明意识与文化自觉,体现了中华民族主动认知自身、解释自身且定义自身的能力。

具体而言,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趋向。较之世界其他古代文明之兴衰起灭,中华文明始终一脉相承,除却客观的地理格局、气候条件因素,就内在而言,中华民族的人类遗传基因与国家文化基因一直延续不断、完整保留。于此漫长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因此,连续性亦内生为中华民族习以为常的历史意识,无此“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创新性是中华文明的内生动力。考察文明之延续,切忌只观其不变,而忽略其变。往往动态的变迁正是文明的活力所在。中华文明正是凭借其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革故鼎新的强大气魄,不断突破“山重水复”,屡屡迎来“柳暗花明”,从而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1068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