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生培养机制在探索与思考材料汇编(3篇)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
“交叉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是一种创新性的、特殊性的人才培养机制。”[1]根据《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xx大学瞄准“一流工科、卓越理科、精品文科、特色交叉”的高标准学科布局,加快推进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发展。根据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xx大学数学学院尝试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形成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据调查问卷显示,当前,数学学院的研究生共有130余人。愿意接受或正在接受交叉学科教育的研究生大约有90余人,占总人数的70%。
一、合适的招生生源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的首要前提
构建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本科生源是首要前提。xx大学数学学院开设两个交叉专业,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统计学专业。2022年,数学学院招收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生61人、应用统计学本科生25人,占全部本科生的26%,为交叉学科的研究生提供招生生源。由于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难度高、时间长,所以交叉学科研究生的招生机制应适当放宽标准,并不能单单只以“是否优秀”来作为衡量是否录取的重要标准,还要以“是否合适”来作为衡量是否录取的重要标准。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品质、兴趣态度都应该包含在交叉学科研究生的选拔标准之内。在这些标准之中,兴趣态度是首要的。正如张明玉教授所说:“一个人在一个领域能否取得成就,并不是取决于他在那个领域读了多少年的书、获得了什么学位,而在于他对所从事的领域有没有真正的兴趣、有没有悟性、有没有天赋。”[2]即使学生并没有特别扎实的知识基础,但在自身兴趣的内在驱动下,学生能够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弥补知识素养的不足,并进一步成为交叉学科的合格人才。
二、明确的培养目标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根本导向
在交叉学科研究生运行机制的体系中,其培养目标及要求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目的性,促进学生在知识水平与能力素养等方面得到持续提升。xx大学数学学院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亦是如此。首先,在思想品德方面,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研究生不仅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深入学习与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且要有严谨的科研精神和出色的敬业精神;其次,在知识水平方面,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研究生不仅要掌握坚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数学知识,而且要积极学习像统计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开阔知识视野,增强自身的知识能力;第三,在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研究生要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扎实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