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完善部门决算公开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部门决算信息公开工作概述
(一)基本内涵
预决算反映着政府活动的方向和范围,是政府职能的体现,也是公众了解政府活动、监督政府正确使用财政资金、评判政府活动成效的主要依据。因此,预决算公开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也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部和各级财政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相关精神,预决算公开步入常态化、规范化,财政透明度不断增强。《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财预〔20xx〕xxx号)要求,地方预决算公开要做到公开及时、内容准确、形式规范。所谓及时,是指预决算信息的公开必须注重时效性;所谓准确,是指公开信息必须真实可靠,不能提供虚假信息,更不能人为编造信息,要让社会公众了解真实的预算及执行情况;所谓规范,是指公开内容应当包含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应当公开的信息,且方便公众查阅和监督。
(二)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均明确将“规范透明”作为预算制度的基本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预算公开和监督制度”。预决算公开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从现代经济学理论看,社会公众和现代政府是一种委托和代理的关系,政府受社会公众委托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有责任和义务向社会公众公开全面的预决算信息。从“能不能公开”到“应公开尽公开”,政府预决算公开之路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缩影。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