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应对与思考
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前者强调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任务。后者从国际层面看,指的是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的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与国际力量的革命性变化,在世界范围内表现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和趋向的重大态势。从国内层面看,指的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优势及在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成效,体现出中国崛起的厚积薄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国际交往中的争端、冲突与矛盾根本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利益是世界变局的根本核心。西方某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结构性威胁,认为我国过快的发展速度对其国际地位造成了挑战和威胁,势必会从外部挑唆和内部瓦解两种渠道来阻碍我国发展。而意识形态入侵就是西方敌对国家对我国常用的内部瓦解的方法,通过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渗透来扭曲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达到动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目的,企图通过资本主义来异化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势必要做好意识形态建设工作,通过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有效应对西方敌对国家的意识形态入侵,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好地借助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和长期稳定的国内环境来谋求新的发展机遇。高校作为意识形态话语传播、聚合、辐射的前沿阵地,是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其意识形态工作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晴雨表”,是一项铸魂工程,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立德树人任务的完成,而且关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找准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各类风险,并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寻求应对策略,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与完成培育时代新人使命的重要任务。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