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xx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举行纪念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xx周年座谈会,回顾农工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强化主题教育思想政治引领作用,铭记多党合作初心,坚定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想信念和政治责任,动员农工党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更加满怀信心地朝着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奋勇前进。
刚才,x位同志作了发言。同志们回顾了农工党的光荣历史与重要贡献,并结合参政履职实际,畅谈弘扬优良传统、树立农工党新时代新风尚的体会与认识,展现了新征程上广大农工党同志团结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与工作佳绩。
农工党自1930年正式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农工党人同中国共产党并肩奋斗、携手前行,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度过了波澜壮阔的光辉岁月。
农工党xx年的光荣历史,在中国革命史、民主党派史上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地位,概括其特点:一是在祖国大陆最早成立的民主党派。1930年8月9日,邓演达等创党前辈,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上海创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实现了中国农工民主党组织和思想建党。此后,农工党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矢志不渝,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二是在指导思想上接近马克思主义。农工党成立之初,即提出党的哲学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了“解放中国民族、建立平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这些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和主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三是富有奋斗牺牲精神。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农工党同共产党亲密合作,不少农工党员同共产党人的鲜血流在了一起,包括创始人邓演达在内百余名农工党党员壮烈牺牲,他们是可歌可泣的革命英烈、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就是对这一奋斗历程的生动描绘。四是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高度自觉性。农工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帮助、指导和领导下不断进步提高。1935年11月,改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率先响应中共发表的“八一宣言”,走上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的道路。1947年初,定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加强与中国共产党全面合作。1948年5月,积极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和新中国的筹建,庄严宣告:“从此以后,要立下宏愿,要永远跟随着共产党。”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