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同志们:
今天,我们*系学生第*党支部在*楼**党建室齐聚一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开展专题学习。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政治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位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在新征程上必须修好的“必修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今天,我将从“为什么铸牢”“铸什么”“怎么铸”这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出发,与同志们共同探讨、学习、共勉。
一、回望历史,立足时代:深刻认识“为什么铸牢”的根本意义
我们首先要思考一个根本性问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中央为何反复强调,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答案蕴含在我们的历史纵深、现实国情和全球视野之中。
第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源于我们多元一体历史格局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本身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终汇聚成多元一体命运共同体的宏大史诗。从秦汉的“大一统”,到唐宋的“万国来朝”,再到元明清的疆域奠定,各民族共同开拓了我们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我们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不理解我们从哪里来,就无法看清我们向何处去。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口号,而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民族血脉赓续的郑重确认。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