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研究报告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进入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被赋予更高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党中央更是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护航。学者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深入党的作风建设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研究成果。
一、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内涵研究
明晰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内涵,是研究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前提。总体来看,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内涵与中央的政策文件互动伴生,并随着党的作风建设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学术界对党的作风建设内涵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综合说”“构成说”和“创新说”。
1.“综合说”
“综合说”注重党的作风建设整体性定义,从言行、态度着手,把作风归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的范畴,认为作风是工作、生活中一贯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言行,党的作风建设是基于价值追求的外在行为表现的综合。如xxx指出,“政党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风格,体现了党的综合素质”,政党的一系列外在态度和行为风格便可称之为党的作风。xxx认为,“党的作风是指党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世界观在党的活动中的表现”。xx认为党的作风建设就是“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培育良好作风和纠正不正之风的实践活动”。
2.“构成说”
“构成说”通过分析中央讲话与文件,对党的作风建设具体内容与形式进行列举式阐释。xxx认为,党的作风体现党的精神品格,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要包括“党风、学风、文风、会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干部生活作风”。xxx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是由思想作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领导作风建设、生活作风建设、学风建设、文风建设以及会风建设共同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系统性工程”。xxx在强调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时,认为应“端正党员领导干部和党的各级组织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树立与党的性质、宗旨相适应的良好风尚”④。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