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我革命视域下党的作风建设的三重向度经验交流材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又进一步指出“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在党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自我革命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也对新时代赓续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群众的呼声作为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围绕党的作风建设和自我革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论,不仅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还生动展现了自我革命与党的作风建设之间具有历史的同向性、理论的同源性以及实践的同频性。
一、历史向度:自我革命与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历史同向性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把自我革命作为一项基本工作进行推进,同时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自我革命中形成了党的优良作风以及新时代形成的“三个务必”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一)党在百年奋斗,特别是自我革命的过程中,形成了党的优良作风
何谓优良作风?“优良作风就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作风。”19xx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三大作风”。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与党的自我革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中国共产党朝着正确的历史方向坚定前行。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