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领导干部集中讲党课讲稿提纲
(脱贫攻坚篇)
按照省、市委统一部署,“七一”前后,全省各级党组织要集中开展一次讲党课活动。这既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健全和规范党内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纪念建党97周年的重要举措。今天上午,市委召开了纪念建党97周年表彰大会。下午,我们机关党员干部集中在一起举行讲党课活动,非常必要、非常及时,也很有意义。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按照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全力以赴开展脱贫攻坚,这是最大的大局,中心的中心。组织工作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这次党课,我着重围绕“党建助力脱贫攻坚”这一主题,谈一些思考和认识,与大家互相启发,相互共勉。
一、抢抓机遇,脱贫攻坚是场“大考”
脱贫攻坚既是一项轰轰烈烈的历史性工程,也是一项涵盖面很广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件件润物细无声的具体工作,对我们做好新时期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一、是对党员干部队伍的集中检阅。关键时候锤炼党性,关键时候也最能检验党性。脱贫攻坚战,是对每位干部的一次现实考验,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一是对党员干部政治品格的重大考验。对党忠诚、敢于担当,平常时候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时候豁得出,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品格,是检验好干部的重要标准,更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时代责任。当前,多数基层干部都是“5+2”“白+黑”工作模式,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战。但是,也有部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脱贫攻中充满“困惑”,产生一些莫须有的“忧虑”,有的等待“文件”,观望“解读”;有的臆断“标准”,盲目“识别”;有的帮扶“拍照”,驻村“走读”;更有甚者揣测“领导”,妄议“政策”,在微信圈里转发段子、表达不满等。这些现象,看似是因为政策领悟不透、工作作风不实,究其根源还是政治自觉不高、责任担当缺失。二是对党员干部公仆情怀的重大考验。市委书记XXX多次讲,脱贫攻坚是个良心活,把这项工作放在什么位置,是对各级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执政理念的检验检阅。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多数干部不怕困难、不讲条件,勇当“急先锋”和“排头兵”,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引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可以说,从扶贫一线传递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公仆情怀”。然而,也有个别干部群众观念不强,为完成任务而扶贫,为提升满意度而工作,影响了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比如,有的地方、一些干部为了完成任务而大量注水,很多贫困户“被增收”、贫困群众“被脱贫”,有的为了应付考核而不惜采取各种手段。根据有关通报,某地干部为应付检查,竟“潜伏”到贫困户家里“装儿子”替贫困户回答问题。但“演技”再好也难让百姓接受,“假儿子”一句虚伪的“妈”,叫得老太太变了脸,气得小姑娘撇开了头。“装儿子”的这位干部,平时工作中没有把群众当父母,没有在心里和感情上认扶贫户当“妈”,扶贫工作落实不到位,等到验收时自作聪明临时认“妈”,既丢了自己面子,更寒了群众的心。另据通报,上级督导组在入户走访时,某低保贫困户反映,自己有病看不起,靠低保和亲友邻居的帮助生活,除享受低保政策外,没有任何其他增收帮扶措施,但当督导组问及对帮扶措施是否满意时,含泪下跪,无奈表示“满意”。这些问题,都是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化的表现,可以说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触目惊心、令人深思。三是对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重大考验。各级干部作为脱贫攻坚的组织者、执行者、实施者,其工作作风是关系成败的关键。在脱贫攻坚中,多数干部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吃住在村、以村为家,率先垂范,有效推动了脱贫攻坚,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如牺牲在驻村工作一线的第一书记XXX等。但是,也有一些干部与此相反。比如,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多停留在文件上,平时到扶贫点也是瞄一眼就走,对扶贫点的贫困人口、致贫原因、脱贫门路等实际情况,多稀里糊涂,一问三不知;有的满足于“凑合着弄”,“差不多就行”,不愿触及深层问题,遇到难题就躲,见到困难就推;有的对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优亲厚友,将真正有需要的群众屏蔽在外;有的只看减贫数量、不重脱贫质量,甚至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更有甚者挤占挪用、虚报冒领扶贫资金,等等。这样的问题之所以存在,既有建章立制不足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一些干部做事不认真、作风不扎实。
第二、是对基层党建成效的集中检阅。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是脱贫攻坚的坚强前哨和坚固堡垒。近年来,通过持续实施强基工程,构建起以大投入、大培训、大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格局,有效解决了基层党建工作中一系列基础性、普遍性问题,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升。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基层党建工作抓得实不实、效果好不好,最终要靠服务发展的实际成效来检验。根据前段时间抽查暗访和省委组织部督导通报情况看,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们的基层党建工作还有不少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集中表现在“三个有待提升”:一是政治引领力有待提升。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之魂,是基层党组织保持正确方向和阶级属性的本质体现。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所谓政治,就是把支持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习总书记经常讲,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好农村基层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就是通过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让广大群众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但是,当前多数农村基层组织普遍存在着政治功能不强的问题。比如,在一些软弱涣散村,宗教势力蔓延,信教群众不断增多,不少群众对村级党组织不再信任、不再期待,信仰缺失,直接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前不久,督导组在检查中发现,某县一贫困村村部隔墙有一家信教农户,院里旗杆上挂着一面旗子,上书四个大字“普天同庆”,这个旗子比村支部院里的国旗挂的还要高。这说明什么?说明在一些群众的心目中,我们基层党组织的地位还没有宗教组织的地位高。大家作为组工干部,特别是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深入反思。二是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服务功能是政治功能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强化服务功能,才能使政治功能发挥得更充分更有力。这些年,通过持续加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狠抓村“两委”班子素质提升,规范村级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村级党组织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但对比脱贫攻坚这一新任务新要求,我感觉还存在有不少亟待加强和改进的地方。比如,从服务力量上看,一些村支部“带头人”作用发挥不明显,整体年龄比较老化,后继乏人现象比较突出,全市行政村中,党支部书记35岁以下的仅43人,50-70岁之间的2758人,70岁以上的65人;一些村“两委”班子不健全,长期配备不到位,班子内部不团结、搞内耗,工作思路不清、措施不得力,带领党员群众发展致富的思路不清;一些村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年龄老化,新发展党员数量偏少,党员致富带富能力弱,开展结对帮扶多流于形式。从服务机制上看,部分村重大事项未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或运用不规范,一些村干部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还存在不会用、不想用和不敢用的现象;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发挥不明显,村干部值班制度落实不严格,活动场所开放程度低;党内活动开展不规范、不常态,形式大于内容。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级党组织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三是基础保障有待提升。在服务阵地上,前两年我们在全市开展了村级活动场所“清零”行动,但从脱贫攻坚暗访督导情况看,无活动场所现象依然存在;部分村级活动场所老化,设施破旧,面积不达标;有的村达到了“一厅五室”的标准,但利用率不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在经费保障上,村级运转经费依然偏低,加上报刊征订、组干部补贴等支出,运转经费所剩无几,无法保证正常运转和服务群众需要;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两委”无钱办事、无力为群众服务现象比较突出。这些问题,有的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更为突出,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第三、是对组织工作方法方式的集中检阅。通过脱贫攻坚,我们应该认真审视、对照反思组织工作自身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一是方法需进一步创新。由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基数大,前些年,我们在示范带动上下劲较大,强村树典型,弱村搞帮扶,注重了抓“两头”,但在中间这个“大多数”上用力不够。比如,在这段时间的督导中发现,不少村级党组织问题比较突出,活动场所破败不堪,支部生活难以正常开展,而这些村往往都是位置偏远、道路不便,在以往的检查暗访中经常被“漏掉”。在党建品牌的创建上,一些地方在党建创新上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