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四大行动”实践调查分析报告
xxxx年x月xx日,党中央和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拉开了在全国开展为期三年(xxxx-xxxx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后文简称“扫黑除恶”)序幕。与以往的“打黑除恶”相比,本次开展的扫黑除恶不仅时间更长,而且目标更高,中央明确要求必须做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三者的内在有机统一。扫黑除恶既不能是以往“打黑除恶”操作模式的照抄照搬,更不能是机械执行上级要求就万事大吉。扫黑除恶部署在中央,落实在基层。县作为落实扫黑除恶的最大基层单位,是否能切实达到“郡县治”,则根本上影响到“天下安”的实现。为了实现本次扫黑除恶“一年治标,两年治根,三年治本”的“总蓝图”要求,各县级政府都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了一些创举,推出了一定新招。xx作为因xx河交汇而得名的县,根据自身地处xxx三省(市)交界复杂地域状况的实际,历经广泛而较长时间的酝酿、调研和讨论,在县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直接推动之下,xxxx年x月xx日晚,该县扫黑除恶“线索大摸排、治安大巡逻、隐患大治理、民意大回访”行动正式全面启动。这个“线索大摸排、治安大巡逻、隐患大治理、民意大回访”行动,简称为“四大行动”。
“线索大摸排”是指摸排“黑恶乱”、治安隐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线索问题;“治安大巡逻”是指将巡逻队伍最大限度下沉一线,全面加强对治安问题高发区域、高发时段的巡逻力度;“隐患大治理”是指加强对治安乱点、行业乱象、矛盾纠纷等问题的综合整治;“民意大回访”是指带着问题开展回访,以回访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实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四大行动”虽然有化解基层矛盾、解决社会纠纷、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目标指向,但是其初衷在于为扫黑除恶提供揭露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及其“保护伞”的线索与问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